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来说,要想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入住率的问题,相对公办养老机构在价格方面的先天优势,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常常成为难题。
养老机构入住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项目选址、市场定位、规划设计、硬件配套、经营水平、服务能力和市场推广等,但归根结底,入住率是由机构与客户方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老人的入住意愿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入住意愿的13个因素
01
个人特征
老人方面来讲,年龄的增长对老人身体、社交等方面的限制作用逐渐凸显,老人的孤独感相应增强,安全感相应下降,依赖性逐渐上升。
这种情况下,如果与家人关系和睦,老人更倾向于与家人同住,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如果家庭环境有所不足,自身比较开明,不愿拖累子女,又对照护品质要求高,会更倾向于挑选优质养老机构。
02
健康状况
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心理需求对入住养老机构有很大影响。如果老人身体状况差,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照护不尽如人意,居家养老存在情感压抑、心理委屈等情况,那么,不管是从照护需求,还是心理需求方面,老人都更倾向于入住养老机构。这是对家庭的逃避,也是对品质晚年生活的诉求。
03
经济情况
经济能力对老人的入住意愿有很大的影响。自身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对晚年生活的自信度相应提升,对子女养老的需求就没那么强烈,反而更注重晚年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这种情况下会更倾向于周到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也更乐于与同龄人同住、同乐,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也比较大。
04
文化程度
老人受教育程度高,其经济基础与思想观念也有所不同。他们有能力解决自身的晚年照护问题,对子女的工作繁忙也会更加理解,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偏见会比较低。
05
个人观念
部分老人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深,更倾向于由子女来养老,对入住养老机构很抗拒。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与老人自身的经济能力相关联。经济能力的欠缺导致老人晚年独立能力降低,安全感降低,因而更加依赖子女。
06
晚年生活满意度
从上面分析出来的思想观念、经济能力、家庭环境都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其晚年生活的满意度。老人在家庭中的生活满意度与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呈负相关。
07
婚姻状况
一部分研究认为,有配偶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更高,因为无偶老人会更加依赖家庭与子女,进入养老机构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子女遗弃。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大多数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或生病的情况下,首先依赖的是配偶的照顾,其次是子女。因此,终身未婚、离婚或丧偶的老人会有更强烈的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
08
居住模式
现代家庭趋向小型化发展,当小家庭难以承担老人的照料问题,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成为重要选项。另外,大家庭中的老人,如三代人合住的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入住意愿也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家庭人数过多,易导致生活环境相对拥挤,老人更倾向于宽敞、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养老机构便是首选。
09
代际关系
在存活子女的数目方面,有子女的老年人相比无子女的老年人入住意愿低,且子女数越多,会使老年人感到居家养老越有保障,于是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越低。而关于儿子数目或女儿数目哪者的影响更大,出现了不同观点。
一部分老年人认为,女儿会给予年老父母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关爱,使其留恋家庭,从而降低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而另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受到“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儿子在赡养老人方面应比女儿更重要,故儿子数目的增多对于这部分老年人入住意愿的影响更大。在亲子支持方面,亲子关系中的婆媳关系对老人的入住意愿也有很大影响。婆婆和媳妇的关系越差,婆婆对养老机构的入住意愿越高。
10
养老机构的特征
老年人在思考机构养老这个问题时,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以及地理位置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因素。
11
硬件设施
相比于医院,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会更加注重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因为养老机构是老人将要长期居住的“家”。养老机构设施的完善程度与高龄老人入住意愿呈正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认为当地养老机构设施非常完善的高龄老人,其入住意愿是参照组的2.087倍。这种差异表明,机构设施完善与否是影响高龄老人入住意愿的重要因素。另外,老年人在描述对养老机构的期望时,表示希望养老机构空间应较大,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12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好坏与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呈正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认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不好的老年人,认为服务质量很好及较好者入住养老机构的概率分别为1.872和1.38这表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高龄老人入住意愿的显著性因素。
13
机构位置
国外文献报道,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位于郊区的养老机构;而我国的老年人则更愿意入住市中心的养老机构,这种差异可能与居住地环境、国内外间的文化价值观不同有关。
提高入住率的8个思路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更早,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更加完善,在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方面也积累了“注重前期调研,合理规划布局;注重市场细分,满足不同需求;注重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注重人才建设,夯实服务基础;注重老有所为,积极发挥余热”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找到提高入住率的要素,提出提高入住率的措施。具体分析城区与郊区入住率、公办与民办入住率、医养结合与非医养结合入住率、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入住率、城市与农村入住率现状。提高机构养老入住率应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No.1 从源头上防止资源闲置
前期的扎实调研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的重要保证。在建设养老机构之前,首先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了解不同地区老年人的人口分布、经济收入、卫生与健康水平以及养老服务的需求和意愿等多方面情况。
在充分了解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再设计养老机构的模式(区分自理照护模式、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照护模式等),也可借鉴学校网点设置的经验,合理布局。并据此进行选址、设计服务模式和管理架构,做好养老机构区域规划,避免资源浪费、解决床位紧张与空置床位的矛盾,从源头上提高养老机构利用率、提高入住率。建议各级民政部门应根据老年人口发展的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引导养老机构的设置、规模、类别。如信州区朝阳镇一个镇范围内就设置了三个大型养老机构,床位近2000张,造成三家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其中一家开办四年后关闭。
No.2 建立民办养老机构扶助机制
提高对民办养老机构长效规范补助机制,使民办养老机构硬件得到提升,使民办收费与公办收费基本持平。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在一个起跑线上,是提高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的有效措施。北京市等地对民办养老机构除一次性建设性补助外,按实际入住老人建立稳定的制度化、常态化的营运补贴可在全国推广实行。政府补贴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可降低收费标准、惠及老人和子女,有利于提高入住率。
No.3 全面推进医养融合
No.4 把最好的服务奉献给老人
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有针对性地培训养老工作人员,这些工作有助于使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和硬件环境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对接,对于提高入住率有很大帮助。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把最好的服务奉献给老人,让老人乐着进来、住得满意是提高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关键。
No.5 加大宣传,转变观念
一是要正确引导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方式,“9046”养老模式是中国的国情,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4%老人选择机构养老、6%老人选择社区养老;
二是要宣传科学养老的观念;
三是宣传不同养老机构的特点,以适应不同老年群体养老需求。
No.6 机构老人意外伤害保险补助
创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是提高入住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中国保监会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政府还应建立对入住机构养老老人意外伤害保险支持力度,像北京市对养老机构为入住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给予补助,每人每年150元的保险费,财政会给予120元的补助。这大大降低了养老机构的负担和风险,老人有保障,安全感提升,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也会相应提升。
No.7 引进企业管理模式
养老机构需要有自己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而不能过分依赖政府的辅助,这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同地域养老机构的发展,必须通过正当的营销,针对本地区生活水平、创办适应不同需求层次、价格层次及不同模式的养老机构,让老人和子女有选择、住得起。
No.8 实施政府购买服务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具有兜底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五保户、三无对象、低保对象、生活困难人员提高入住能力,民办养老机构在此基础上提高入住率。
我国的养老产业是在不断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养老机构入住率难题是在不断实践中进行解决的。基于我国逐渐加快的老龄化进程,养老产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养老机构的盈利难题一定会得到完善的解决方案。
end
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