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113-099
微信保利和品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进入保利和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乌丹星: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1-04-28   浏览量:1027

如果说,20世纪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从发达国家走过的100多年历程,总结提炼出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避免走入发展误区、提升相应策略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养老产业

事实上,“养老产业”一词并不适合描述以北欧为代表的“国家福利型”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在北欧“国家福利型”模式中,包括后来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的“半国家福利型”模式中,很少谈及“产业”一词。因为,其初衷和定位是把“养老服务或老年服务”作为一项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来看待。因此,从顶层设计上就把一个人的晚年生活(不依赖子女供养、不依赖配偶及亲属照顾)作为独立的制度安排,以个体权益保障为前提加以制定和实施。

如果谈及“产业”,就不是以“国家福利”或者“财政支付”为发展前提和支付模式。“产业”,是基于市场供需关系引发的一系列市场主体与企业主体的动作和结果。使用者付费、企业可持续盈利,是其基本法则。因其初衷和定位是为了集约化使用社会的有限资源,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去满足社会某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产业化”发展策略的最典型代表,应该是美国。美国人口老龄化,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美国政府应对的基本策略是:只提供政策保障、市场机制保障、公平交易保障、严格管控保障,其余的都交给市场。市场,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优胜劣汰、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事实上,目前“国家福利型”和“半国家福利型”的发展模式,由于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的趋势,导致政府负担不断加大,无法长期为继。所以,很多国家也相继开始学习和采纳部分美国模式,希望借助市场的力量和规律,解决政府负担的问题。

归纳以美国为代表的养老产业发展,主要“产业化”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五大类:第一类,老年住宅产业;第二类,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第三,老年长期照护产业;第四类,老年辅具和用品产业;第五,其他支撑产业(金融、保险、老年教育等)。

老年住宅产业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球瞩目的“老年住宅项目”——美国太阳城。其初衷是想让刚刚退休的年轻些的老年人一起生活在一个阳光充足、环境适宜、生活娱乐活动配套齐备的“村子”里,共享资源、共同生活,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社交圈和社交文化。这个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项目周期几乎经历了近三代人:爷爷辈的走掉,父亲辈的入住;父亲辈的再走掉,儿子辈的再入住。美国太阳城的成功模式很快被全球模仿,很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退休社区或养老机构,把老年人“集中供养”作为一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政府在养老住宅土地获取、建设及后期运营中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开发商进行产业化发展。

在产品设计上,养老住宅的分类也随着需求进一步细分。比如,美国分为55+、65+、75+和CCRC(65+至生命终点,持续照料社区)等多种不同类型。其基本思路是:随着入住长者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每个社区或机构的服务配套及服务内容不断加强加大加深。从仅仅提供日常生活+文化娱乐设施,到逐步增加生活支持、送餐、用药提醒,以及到最后的专业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等。CCRC模式后来得以被广泛模仿,也是出于其产品涵盖了老年期“全生命周期”的持续照护,避免了随机能变化而发生的生活环境的不断移动。

在盈利模式上,养老住宅类项目的收费主要有三种:入门费+月费+护理费。入门费,入住前一次性缴纳,主要是解决前期投资回收的问题。月费,按月缴纳,主要是解决日常运营管理费用的问题。护理费,根据护理等级评估结果不同,费用不同,主要是解决专业服务收益的问题。三笔费用、三种模式,解决了从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再到专业护理三个阶段的支付问题。老年人退休之后,或者到了一定年龄,卖掉城里的房子,缴纳一笔入门费,便可进入养老社区或养老机构长期生活。不论是生活、社交还是晚年健康,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国内最早模仿学习美国太阳城“退休社区”模式的项目是北京的东方太阳城(2006年),最早学习模仿美国“持续照料社区,CCRC”模式的项目是保险界的泰康人寿(2013年)。这些以重资产开发为主、以高入门费为特征的养老住宅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市场的良好回应和认可。

老年健康产业

首先,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构建起了一整套针对全体国民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不是单独针对老年人),因此,一般老年人退休之后的健康管理,是由年轻时就加入了的社会性或者商业性的健康管理组织持续负责的(包括常规体检/就医安排等)。但是,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减,以及老年人的慢性管理需求、衰弱管理需求、多发病常见病日常咨询需求等的不断增多,引发了一些商业化运作的平台出现:通过商业保险支付,对老年人实施全面的健康个性化管理,包括入户健康随访、慢病咨询、用药指导、康复训练、专业护理等等。这种商业化的专业医护康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已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从现场服务延伸到了远程服务,受到用户欢迎。

其产品设计,一般是采用“服务包”形式:内容+频次+效果评价。由此不断循环服务,随着与客户之间信任的不断加强,形成各自的客户网络。其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服务包或服务套餐”、单项付费或打包付费,尤其是与商业健康险、商业重疾险等有机结合形成的组合拳。老年健康管理的本质,是实现“院后”连续性医疗健康服务。老年健康管理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不断走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未来,这个板块的前景仍可期待。

老年照护产业

应该说,老年照护产业是养老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最具刚性需求的产业。照护(Care)与护理(Nursing)最大的不同,在于专业与非专业的内涵及内容界定。护理,是医护界/医院里的专用名词,是由护士承担的工作。照护,既有护士参与的部分,但更多、更大比例的工作是由非专业人士承担的生活类照料类工作,与人的日常行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护理的目标,是出院或者彻底好转。照护的目标,是尽可能维持现有功能稳定,使其能够有尊严地像正常人一样独立生活。

国外的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已经进入了细分阶段。按照照护场所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按照照护级别不同,可以分为自理照护、半自理照护和完全失能照护、临终关怀照护等;按照资源配比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性照护(多人共享照护资源)、专项照护(根据病种分类共享照护资源)和专人照护(一对一专护/独享资源),还可以根据疾病病种分为:高血压照护、糖尿病照护、肿瘤照护、失智症照护、临终照护等。国内也正在开展此类服务,只是尚未进入专业细分领域。

照护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不同的照护等级收费。收费,实际上涵盖了比较复杂的服务流程,至少包括评估和分类、照护计划制定、照护资源配置、照护服务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其收费模式,也是根据照护需求,包括时间、频次、项目和周期等不同而不同,可以采用单项收费、组合套餐、日收费、月费甚至全包制等等。灵活多样、因需制定照护计划并因需收费,是照护产业的一大特征。

居家照护,包括居家专业护理、居家生活照料、居家生活性康复、居家用药指导咨询等,是未来全球发展的趋势和潮流。“Aging in Place”“在宅终老”的刚性需求之一,就是能够得到各类上门服务,尤其是医护康的服务。当然,居家照护的需求碎片化、专业人士上门服务的安全性以及高成本,仍是世界各国尚未解决的问题。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居家专业服务”的创新性企业,例如青松康护、金牌护士、小柏家护等等。这些带有互联网公司痕迹的创业型公司,仍是当下资本追逐的对象。

老年辅具用品产业

老年辅具用品,虽然被列入“产业”范畴,但实际上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巨头,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市场容量小或认知不足

发达国家市场小、人口少,单一辅具难以形成规模。中国市场大(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辅具用品市场),但消费能力有限,目前对辅具用品的认知、传统观念仍难改变。中国老人就很难接受尿不湿等许多有助于老年人的专属产品,比如眼镜、假牙、服装、助行器、拐杖、特色鞋、防滑垫等等,在老人眼里都属于可有可无。

二、辅具用品研发投入欠缺

日本是老年辅具和用品数量品种最多的国家。在研发和生产中,日本的投入最多、研究最深入。其他国家相对缺乏重视。

三、支付端问题

如果支付端能够涵盖,比如医保、长护险或商险,辅具用品的消费端就比较容易形成规模。在日本的介护保险中,就涵盖了辅具用品的支付项,而绝大多数国家则较少有此类支付。

事实上,老年辅具用品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在很大程度以及很多方面能够大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衰老和机能的进一步下降。这个子产业,在养老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提升。

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一、发展定位的思考

中国清晰地划分出了“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概念及边界。事业部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产业部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由于在制度和体制机制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定位与国外模式有着显著差异。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定位,即便是“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和市场机制,但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民生福祉为基本出发点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的。这个基本原则,决定了我们的养老产业是“福祉产业”,而不是纯“商业产业”,更不是“暴利产业”。

二、老年住宅产业的借鉴

发达国家也经历了从一开始大量建设“集中式养老”的社区或机构,慢慢走向“社区居家养老”的过程。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就坚持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路线,这是非常正确的。在老年住宅开发上,美国的经验也值得借鉴。首先,其在银行贷款端就为项目设置了“障碍”,即:要求项目方提供区域潜在客户需求的评价评估和一定比例的“签约订单”才能容许进一步的运作。而国内许多“养老项目”则是“挂羊头卖狗肉”,系纯地产项目拿“养老”讲故事炒概念。其次,发达国家将老年住宅项目开发计划纳入了区域整体规划中,而不是谁想干拿地就可以干的,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第三,在老年住宅开发的监管上,发达国家多数采取了比较宽松的“轻管制”策略,尽可能让企业自主决定选址、开发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等。同时,对入门费等前端收费虽然制定了明确的管控要求,但没有介入过多干预,确保了老年住宅板块随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进化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

三、老年健康产业和老年照护产业的借鉴

不论是老年健康,还是后期出现的照护问题,都是养老产业的重中之重,两者都属于养老产业中的“刚需产业”,也是发达国家政府监管的“重管制”区域。在这个板块中可借鉴的经验有:

1.“牌照”分级管理。以美国为例,一般健康管理类公司的牌照,商业化自由度比较高,没有太多限制,给其了充分的发展空间。而老年照护牌照则有联邦牌照和州牌照之分。一般性照护,申请地方牌照即可。而老年专业护理院、“涉医”老年失能长期照护等服务项目,则必须获得联邦牌照。通过牌照的分级管理,能够对“医护康养”服务的风险在入口端就进行区分和严格的把控。牌照的等级划分和分级管理也为商业保险的进入打开了一条通路,提供了对某种医护康养服务价值研判的基本依据。

2.老年长期照护问题的解决。老年长期照护,一般是指有6个月以上服务需求的照护服务。老年长期照护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头疼”的问题。因为长照问题既涉及民政部门,也涉及卫健部门,还与人社、发改、医保、残联等方方面面的政府职能部门有关。长照问题还与服务资源配置、服务场所限制、服务评价限制、支付端限制等等问题有关。

国外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第一,将长期照护独立分离出来,成立专业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避免了各个部门的推诿扯皮,比如澳大利亚。第二,建立长照险,解决院后长期照护支付的问题,比如德国、日本。第三,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分出“长照”职业和专业,明确此类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比如日本伴随介护险出台的“介护福祉士”等。第四,建立全国统一的长照服务标准,即评估标准、服务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支付标准等。

来源:中国保险杂志,作者:乌丹星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