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
今年6月1日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正式实施,政府每年专项安排逾20亿元给予补贴资助。《办法》主要通过三个变化切实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一、调整提高缴费(补助)标准,实行“双补贴”鼓励多缴多得
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广州实行“双补贴”鼓励多缴多得,每人最高可享2.16万元政府补贴。广州将参照职工养老保险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的模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自主缴费、村集体适当补助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后,按规定享受相应政府补贴。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全部记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满60周岁且缴费满15年时按规定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
据了解,从今年6月1日起,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均设七个档次,年缴费标准调整为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
与此同时,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出资发放,目前标准为237元/月,今后还将按照国家和省部署稳步提高;其中缴费超过15年的,每超1年,月基础养老金再加发6元。
二、提高政府代缴标准,发挥社保兜底作用
除了“双补贴”外,广州本市户籍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等5类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将由政府出资按年标准360元代为缴纳个人缴费,给予基本的养老待遇保障,让困难群体安享晚年生活。
三、创设提档缴费,促进待遇平稳衔接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允许一次性提高原缴费标准并享受相应政府补贴,促进待遇水平合理提升。参保人可在2022年12月底前,选择《办法》中更高档次缴费标准,一次性提高原来的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并享受相应的政府补贴差额,更好提升退休后养老待遇水平。尚未领取养老金的,提高的缴费(补助、补贴)全部记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办法》实施前(2021年6月1日前)已领取养老金的,提高的缴费(补助、补贴)全部记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重新核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新标准发放。
■ 热点解读
投入养老保险资助补贴、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微观层面来说,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分析,既是我国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双循环目标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政策
依据我国《体育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做好本市老年人游泳健身服务保障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依法保障老年人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
《体育法》明确,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老年人等群体实行优惠办法。
为做好老年人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保障工作,《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市、区(县)财政支持的公共体育场馆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优惠服务,在淡季、老年节,对老年人活动实行优惠或免费提供场地”“关注农村老年人体育需求”“提倡非财政支持的旅游景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折扣、专场活动等优惠服务”。
二、公共游泳场馆应率先为老年人群体游泳做好保障服务
公共体育场馆是市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是法律法规明确的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提供服务的重要主体。因此,各级财政支持的公共游泳场馆应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明确的义务和社会责任,细化向老年人群体开放保障方案,改善软硬件条件,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游泳场馆聘用配备的游泳救生员,要提高工作责任心,应注重对老年泳客的关注和安全保护。
鼓励有条件的游泳场馆和社会力量,注重对游泳场馆服务的智能升级,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学可靠的应急救援系统,提升游泳运动的体验感和服务水平。同时,针对老年人群体智能手机使用不便等问题,各游泳场馆应设立电话预约咨询服务,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便利。
三、注重开展游泳运动科学与安全宣传,提高老年人安全意识
游泳运动是国家发布的高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开展科学参与游泳运动、注重安全运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参与游泳运动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参与游泳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应选择场馆条件安全卫生、运动环境优越、服务保障到位、社会信用较好的游泳场馆健身和消费,保障自身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热点解读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内的脂肪不断增加,免疫系统也会变弱。老年人游泳健身有助于减缓老化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健身和行动能力,提高自信心。此举有利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游泳健身服务保障工作,提高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提升老年生活的幸福感。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办公室印发了切实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改进老年人金融服务方式方法
(一)推动营业网点改造。畅通“无健康码”登记服务绿色通道,积极落实北京市无障碍建设专项行动有关要求,做好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建设改造工作。
(二)提升柜面服务水平。开设“爱心窗口”等方式为老年人快速、集中办理业务,减少排队等候时间、降低人群聚集风险。保留现金、纸质存折、存单等传统服务方式。
(三)打造适老手机银行。打造并推广针对老年人使用的手机银行APP应用,方便老年人使用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及缴费充值等常用功能,加强对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提示与信息核对。
(四)落实便捷延伸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便捷延伸服务,便于行动不便老年人足不出户或就近办理业务,例如推出老年人预约上门服务、开通老年人专属业务咨询热线等;
二、开展“适老”金融知识宣传普及
(五)全面拓宽宣传普及渠道。针对老年人使用电视、纸媒频率较高的特点,持续加大传统媒体宣传力度。同时,充分运用网络等互联网渠道,投放各种“小而精”的消费提示、案例警示等。
(六)制作容易理解的宣传材料。针对老年人金融知识较少、信息接触有限的情况,宣传金融知识要便于老年人理解,宣传内容上要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做到通俗、具体、形象,避免内容过于艰深而难以理解。
(七)强化老年人风险提示。针对近年来市场高发、频发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要切实做好风险提示,尤其要充分提示常见骗局的手法、风险及防范措施,助力老年人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八)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营业网点深入基层、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优势,组织人员走出网点、深入基层,切实打通金融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三、增加“适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
(九)增加老年人专属理财产品。针对老年人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理财需求趋于稳健的特点,为老年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专属金融产品,严禁向老年人推荐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符的金融产品。
(十)提升多层次养老保险服务。发展收益保障、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商业养老保险,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养老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
(十一)积极打造养老金融生态圈。将发展养老金融作为强化专业经营的重要抓手,做好养老产业领域深度、系统研究,开发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搭建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培育专属性养老金融服务品牌。
■ 热点解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金融服务“适老化”将越发迫切。只有让金融科技成果更契合老年人的习惯,营造老年人友好型金融服务环境,才能切实满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此举进一步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深度、广度和温度,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乐享老年生活。
智慧养老
广东将进一步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和高龄老人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布《广东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支持企业发展可穿戴、便携式、自助式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服务机器人,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
一、以“新基建”加强智慧养老
省政协委员王正印在《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化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的提案》中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养老资源数据库,统筹城乡养老服务,确保老年人应养尽养;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对社区医疗保健站、养老院、公立医院等服务资源进行联网;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标准或服务实施细则;推出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等。
省政协委员李敬东则从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角度,建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他建议,尽快制定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以“新基建”为契机,可借鉴上海部分社区街道“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经验,推动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推广;从劳动技能培训、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拓展志愿服务等方面构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二、加快发展智慧养老产品
省民政厅表示,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化程度,将尽快发布《广东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
省民政厅透露,截至目前,全省为700多万居家老年人免费建立了健康服务档案,并建立了3万余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基础数据库,为596万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机构10291家;此外,广东省已建立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制度,惠及全省超过18万特困老年人。
省民政厅表示,下一步,将发挥我省超高清视频、5G、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优势,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智慧养老产品和应用,发展适用于智慧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支持企业发展可穿戴、便携式、自助式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服务机器人,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
省民政厅还透露,将进一步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和高龄老人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鼓励发展包括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照护服务需求。
■ 热点解读
我国已步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老龄化不仅速度快、来势猛,还面临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规模大、人群叠加性强等突出问题。然而,我国养老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养老机构结构性供给不足,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借助实时监测和远程医护、机构(政府)系统管理、接入资源的平台类应用等智能化技术手段,养老服务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抓取老年人需求,推出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加用户黏性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