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113-099
微信保利和品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进入保利和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干货丨2019清华老龄产业高端论坛圆满结束 从八大视角看养老
发布时间:2019-04-22   浏览量:952

       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针对老龄产业的“堵点”“痛点”提出28条重要意见。人口老龄化,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百姓的民生保障和幸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此背景下,4月19日-20日,,第11届2019清华老龄产业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800多位老龄产业相关领域的政、学、研、产代表以及40余家媒体代表聚首清华大礼堂,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中共话老龄产业发展大计。

 

       各位专家围绕“康养未来·跨界共赢”这一主题,从组织工作、服务体系、照护制度、城市发展、人口、建筑学、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八大角度深度探讨了应该如何看待养老问题。以下为精彩内容总结:

 

       从组织工作看养老

 

       《聚焦老龄健康 做好老龄工作》

 

       王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 监察专员)

 

       从我国老龄化背景和当前面临的需求问题出发,为大家明确了卫生健康委与老龄健康司的工作内容和侧重方向。

 

       卫生健康委:将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负责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由老年福利的提供转向更加重视老年人健康工作)。

 

       老龄健康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政策、批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委的具体工作。

 

       卫生健康委未来工作将会以“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主,具体工作如下:

 

       1)加强战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把健康融入所有工作)

 

       2)从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几个方面,贯穿生命周期全过程,健康管理和健康倡导工作要前置,加大慢病防控。

 

       3)强化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人才培养。

 

       4)开展长期照护制度试点。(解决“照护谁,谁来照护,在哪照护,照护谁,谁出钱”的问题;针对失能老人,启动相关试点,包括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标准,建立信息档案,制定上门服务规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5)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培训指导基地建设,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人才培养,需要对社会公众开展生命教育)。

 

二、从服务体系构建看养老

 

       《北京就近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

 

       李红兵(北京市民政局 副局长)

提出针对“就近养老服务体系”,从体系概念出发,到实现路径及支持力度的公平性的思考。

 

       1、基本概念:

 

       养老照料中心。就近养老体系中承担集中养老的专业平台。目标实现80%的北京老年人可自主选择就近养老。

 

       2、实现路径:

 

       1)新建居住区配套整治(已建成居住区未按规定建设或移交;或已建配套养老服务社会未办成公建民营或普惠性的)。

 

       2)老旧小区(打通闲置存量转化养老设施的路径;政府回购或社会力量自备予以同等支持)。

 

       3)平房区(政府回购或社会力量自备予以同等支持)。

 

       3、怎么体现同等支持?

 

       1)要聚焦范围依监管能力逐渐扩大(暂不应涉及健康活力人群),主要为重度失能、重度失能、失智、特困高龄独居、临终关怀(恶性瘤晚期);

 

       2)要可追溯、倒查,依评估确认,把准入口;

 

       3)要与卫健对接,绿色通道签约家庭医生,打通家庭病房服务、药物或社会护理站;

 

       4)要将附近驿站或养老照料中心辐射落实,并纳入综合责任保险床位;

 

       5)要将家庭适老化改造+亲属亲友保姆照护技能培训+居家应急救援装备+康复辅具租赁;

 

       6)要落实困难群众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子女照护补贴;

 

       7)鼓励体现信息化支持,纳入各区区级指导中心,统筹供需、远程支持;

 

       8)价格构成监管,以需要为准,执行居家标准。——以“适用”现政策为主。

 

三、从照护制度看养老

 

       《构建以照护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

 

       吴玉韶(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 副会长)提出了应对当前养老服务产业挑战的方式。

 

       1、老年照护需求突出,“四化并发”:

 

       1)人口结构高龄化(2018年2600万);

 

       2)疾病状况慢病化(1.5亿慢病老人,死因占91.2%);

 

       3)健康状况残障化(2018年4000万,2034年7400万);

 

       4)家庭结构空巢化(城乡平均超50%,大城市70%)。

 

       2、养老服务面临挑战:

 

       A、需求侧,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趋势明显;

 

       B、政策端: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责任不够清晰;

 

       C、供给端;老龄化超前,社会、家庭、物业服务不发达;

 

       D、服务端:养老服务大而全,照护重点不够突出

 

       3、解决方式:需要以实施家庭照护支持政策为基础,以发展专业照护机构为支撑,以建设适老照护环境为保障,构建照护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立照护保障制度,培育照护专业人才。

 

       1)建立照护保障制度

 

       根本:建立照护保障制度

 

       趋势:试点、扩大试点、建立制度

 

       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照护服务支持问题,更在于倒逼照护服务业快速发展

 

       实践:上海长照险支付47项,催生评估、服务量化标准化,显示制度刚性力量。

 

       评估的意义和功能

 

       2)基础:实施家庭照护支持政策

 

       目前90%左右失能老人仍由家庭照护,家庭照护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体。

 

       ——实施就近或共同居住住房政策

 

       ——实施子女照料假

 

       ——实施免费家庭护理技能培训

 

       ——互助养老、时间银行

 

       ——对照护者的支持,如喘息制度

 

       3)支撑:发展专业的照护机构

 

       机构照护是专业照护,以专业照护助力家庭照护仍是会今后方向。“以机构为支撑”,强调机构的重要性,不单指养老院而是指养老服务机构。“十三五”养老院从重数量到重结构的转型,从3%到30%,意义重大。

 

       照护设施的定位: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服务范围。

 

       照护机构发展趋势。

 

       区位:从郊区化到城区化;

 

       规模:从大型化到小型连锁化;

 

       类型:从综合化到分类化;

 

       服务:从单一照护到全方位照护,预防照护康复三位一体;

 

       目标:功能维护、提升质量、实现尊严

 

       4)保障:建设适老照护环境

 

       构建照护体系需要环境保护,既要建设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硬”环境,也要营造敬老、助老、爱老的包容“软”环境。

 

       适老宜居环境不是“高配”而是“标配”。

 

       适老照护环境对被照护者和照护者都很重要。

 

       借鉴国际经验:日本养老服务核心理念,“自立支援”。

 

       5)关键:培育照护专业人才

 

       照护涉及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社工、营养等多学科,需要符合型人才。

 

       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护理员三类人才,最紧缺培养难度最大的是专业技术。

 

养老护理员职业技术等级认定。设立照护师高于护理员低于执业护士。

 

       突破人才困境,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是突然人才困境的必由之路。上海实施长照险后,催生了养老院医疗照护员新职业。(脱岗培训2个月,工资比普通护理员高1倍)。

 

四、从建筑角度看养老

 

       《老年居住建筑发展的前沿趋势展望》

 

       周燕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对我国养老建筑现状以及国外经验的分析与总结,为我国养老建筑的发展提出意见。

 

       1、我国当前的老年居住项目——现行政策下的畸形产物

 

       老年居住项目,做成老年住宅不得销售,做成老年公寓,月租制度资金回收困难,会员制开发成金融创新品,存在非法集资隐患,以租代售模式是否合规尚不明确。开发企业欲建老年住宅而不得,只能在法规边缘试探。

 

       老年住宅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

 

       1)如何保持项目的“老年”属性?如何确保产品销售给老年人家庭?如何保证产品始终为老年人所用?如何避免养老项目走向传统地产项目?

 

       2)如何避免炒房行为?如何避免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发生?不给补贴、如何保证老年人买得起房?

 

       2、国外养老经验借鉴:

 

       1)国外机构养老的发展状况:聚焦高龄、认知症、重度失能老人

 

       美国(2014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14.27%,护理院中85岁以上老人比例41.9%,认知症老人比例50.4%,失能老人比例超过90%。

 

       日本(2016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26.56%,护理院中85岁以上老人比例62.7%,认知症老人比例96.7%,失能老人比例91.7%。

 

       中国,2018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11.9%;2025年,达到美国2014年的水平(14%);2045年,达到日本2016年的水平(26%)。

 

       2)国外居家养老的发展状况:服务对象多元化、产业类型细分化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匹配适宜的居住环境和服务内容——

 

       身体条件:活力、自理、失能

 

       所在区域:城区/郊区,经济发达/欠发达

 

       支付能力: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

 

       家庭条件:独居/多代居,单身/夫妇

 

       3)居家养老建筑的两大发展方向

 

       方向一,既有住宅的适老化改造

 

       方向二,服务型住宅的建设(从2011年起,日本推动服务性住宅,平均每年建成3万套)

 

总结:

 

       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职能将日趋明确。中国以集合式住宅为主的城市居住区形态,更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展开。加强政策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对更好地解决养老居住问题尤为重要。

 

五、从信息技术看养老

 

       《5G创新与智慧养老》

 

       李宏(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房地产首席顾问)基于5G的强大性能,描绘出未来智慧养老蓝图。

 

       1、5G通信改变社会-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

 

       1)技术升级:移动通信从革新到革命

 

       2)万物互联:5G不止是速度,还有广度

 

       3)飞跃发展:5G通信三大场景

 

       4)性能提升:从4G到5G,技术应用产生质的变化

 

       5)改变社会:5G具有丰富的应用

 

       2、5G全方位与老龄产业结合

 

       1)长者需求:结合老龄产业分层次看5G应用

 

       生理维度:居家照护辅助出行、安全监测、医疗照护

 

       心里维度:老人参与工作、老年社交、虚拟旅游文化教育、远程陪伴

 

       一进:5G把智慧生活带给长者(居家老龄监测,社区近距照看,社会高速响应)

 

       二进:5G把世界带给长者(虚拟旅游、虚拟教育、虚拟文化)

 

       三进:5G把亲情和精神关怀带给长者

 

       一出:5G把无人驾驶都给长者

 

       二出:5G把未来救护车带给长者

 

       三出:5G把远程诊断医疗带给长者

 

       3、未来畅想

 

       5G时代提供更深、更广的服务。科技赋能,5G推动养老产业向高层迈进,基于大数据普惠高效社会化管理

 

六、从城市发展看养老

 

       《从城镇化的视角看老龄问题》

 

       袁昕(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通过对世界城镇化趋势及规律的总结,从城市发展角度提出了未来养老产业将面临的挑战。

 

       1、世界城镇化主要趋势及规律

 

       全球人口流动持续向大都市区和巨型都市区域集聚。全球人口流动持续向“阳光地带”,向沿海100公里聚集。(东中西部发展的差距,远不如南北发展的差距,反映人们对对宜居环境的追求);全球和区域城市体系面临中心化、去中心化和网络化并存态势。

 

       2、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1)治理能力滞后于城镇化时代需求

 

       2)六大方面重点转变:核心任务转移,发展速度转变,城乡关系转变,城市格局转变,发展动力转变,发展路径转变

 

       3)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增速分阶段下降

 

       4)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预计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我国人口总规模的拐点应在2030年左右)

 

       5)劳动年龄人口已于2013年出现拐点,并从2027年进入快速下行通道

 

       3、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1)老龄人口比重翻番,会出现三个高峰

 

       2)城镇人口进一步往大城市以上和县城两级聚集

 

       3)城镇化面临高成本阻力,城镇人口增幅逐渐下降

 

七、从人口角度看养老

 

       《养老产业何时才会兴旺》

 

       乔晓春(北京大学人口所 教授)通过细致的调研数据,描绘出了精确的养老服务市场现状全景。

 

       从需求角度有多少人去机构养老?

 

       全市养老机构总入住老年人数为41083人。当然,这并不等于北京市户籍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总人数,因为毕竟还有一部分北京市的老人住在河北、天津等周边的养老机构,而住在北京市养老机构的外地老年人有4128人,占到10%。

 

       2016年北京市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3091228人。1.3%的户籍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这与9064的4%有相当大的距离。这说明有98.7%的户籍老年人是不进养老机构的,而是在家里养老。如果养老产业主要是围绕在集中居住式养老,在这种情况下,养老产业如何发展和兴旺?

 

       从供给角度养老机构情况如何?

 

       北京市所有养老助残机构设计总床位数为96540张,机构数460个。近20%的机构入住率不到20%,有50%是机构入住率不到50%。真正“一床难求”的是这49家养老机构,只占10%多。

 

       按法人登记类型来看,事业单位的机构181个,床位利用率52.3%,民办非企业的机构242个,53.3%,企业性质的机构18个,60.1%。按运营模式来看,农村集体机构的床位利用率最高,76.8%,其次公建民营的床位利用率58.6%,公办公营的利用率44%。

 

       养老机构完全能自理的收费最低3000元左右,非自理7000元左右,完全不能自理9000元左右。事业单位收费最低,民办非企业收费中等,企业收费最高。

 

       谁会选择去养老机构?

 

       养老金(离退休金)平均为3456元,中位数3300元。如果加上所有可能的收入,总收入平均值4395元,中位数为3833元。总收入分组分布,70%老年人收入在5000以下,80%在6000以下,90%在8000以下。

 

       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且有进养老机构需求和愿望的,其中有15.6%的人生活不能自理,占比1.59%。

 

       养老机构的成本和收益?

 

       需要1-3年就可以回收投资的机构所占比例只有4.6%,有19.5%的机构回答需要4-6年可以回收投资,有13.5%的机构需要7-10年才能够回收投资,而有62.4%的机构需要10年以上才能够回收投资。这说明绝大多数养老机构的收益并不高,需要回收投资的周期相对都比较长。针对养老企业而言,3.3%企业盈余,17%的企业基本持平,21.5%的企业稍有亏损,32.3%的企业严重亏损。

 

       养老产业如何兴旺?

 

       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把社会组织和企业推到前台“唱戏”,观众按照“市场原则”来选择是否愿意“看戏”。政府需要把支持和扶持的重点从机构转向老年人,而不是那些有钱的老年人,而更应该是所有的老年人,特别是经济困难同时又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八、从产业发展看养老

 

       《养老2.0时代-坚定走向产业化》

 

       乌丹星(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医学博士)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直是靠产业发展,分工出了不同的产业,三次社会大的分工,人类社会经历了五次工业革命,人类走到今天是产业化发展的结果。产业化发展是推进人类进化/进步的基石。

 

       养老时代2.0基本特征是:

 

       从少数人的需求到多数人的需求

 

       从满足单一需求到满足多样需求

 

       从满足一般需求到满足更高需求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从依䰚他人到独立自主

 

       客户越来越年轻(迭代正在发生)

 

       在为父母找的时候也考虑到自己

 

       年轻一代有养老+投资的属性需求

 

       满足“双代需求”已成为趋势

 

       生活及居住状态的随境变换

 

       养老2.0思考及结论: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设计及经营理念;

 

       2)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宗旨的团队能力;

 

       3)以高品质多元化选择为基础的产品优势;

 

       4)以特色服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运营实力;

 

       5)以综合盈利能力为目标的生存发展模式。

 

       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口(人口数量,消费需求);政治(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经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文化(观念认同,习惯认可);市场(公平竞争,法制建设)

 

       产业发展基础的前两者要素,人口和政治条件,我国目前已经具备,经济、文化、市场后三个要素还未具备。所以为什么我国养老产业还远没有到春天。

 

       产业政策——全面开放养老市场

 

       1)投资主体全面开放:政府、内资、外资

 

       2)投资性质全面开放:营利性,非营利性

 

       3)投资方式全面开放:独资,合资,PPP

 

       4)服务场所全面开放:社区,居家,机构

 

       5)服务对象全面开放:自理,失能,失智

 

       6)服务内容全面开放:照护,康复,精神

 

       7)运营模式全面开放:自营,托管,混合

 

       8)运营收费全面开放:价格,周期,调价

 

       产业机会在哪里?

 

       过去的这些年要么我们做的是高大上的小众市场,10%左右,市场化产品,要么做的是最低端的10%,政府保基本那部分,属于公共产品。这两头都是小众市场,真正的产业市场是在中间,80%左右,中等收入群体、中产阶级,是准公共产品。

 

———————————以上为精彩内容总结————————————

 

       毋庸置疑,中国老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行业的曙光已出现。但,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保利和品作为行业领先的适老部品综合服务供应商,也一直在为研发、生产符合中国国情的适老化部品而努力。在4月20日,建筑分论坛主题沙龙“运营与部品相辅相成”中,保利和品董事总经理谢红英女士从适老化部品生产商角度出发,表示一件符合国庆、适应本土的产品在设计与研发中,需要考虑通用化、无障碍、舒适性、情感化、安全化多方面。

 

       "适老部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解决老年人起身、俯身较吃力,站立时重心不稳等问题;解决"居家养老"治疗的需要;考虑家具本身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家具的拆换清洁;根据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设计。

 

       1、视觉上:设计时要注意物品放置固定化、造型简洁安全,光感要昏暗,色彩醒目避免过分的艳丽;

 

       2、形态和材质上:避免医疗家居的特点;营造居家氛围,让老人感到亲切;材质上考虑到现在老年人的消费习惯与能力,采用板木结合,实木选择浅色天然纹理的,以及一些易于清理的材料

 

       3、功能上,结合当下互联网趋势影响,融入智能家居元素

 

       4、从各种设备的放置位置、大小、光照等都是需要考虑且注意的点,适合老年人的家居产品不止要注意设计,更要注重的是人文关怀使老年人在实现自我的需求上还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样的适老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

 

       在4月19日,2019清华老龄产业高端论坛第一天的行业交流会&专家圆桌会中,谢红英女士利用黑科技3D全息裸眼投影技术,多维、立体地向在场嘉宾展示了保利和品多项专利产品,与会嘉宾表达出了极高的兴趣。

 

       保利和品将始终坚守工匠精神,用有温度的品牌、有品质的产品撬开老龄用品市场,为中国老龄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