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这个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城市,如何破局传统的设计思路,让适老功能与美学共存?
本案通过空间打造,将贵州独特的自然景观巧妙融于养老空间,从「人文历史」到「城市风貌」,让人置身其中产生微妙的共鸣,感受无处不在的自在、舒适。
乐湾国际康复中心采用护理康复院加养老院组合模式,分别设有281张护理型床位和220张养老院型床位,配备了棋牌、阅览、书画、音乐、手工、运动、影音等活动室,让老人在每个空间都有一个地方可以自洽。
1F-公共空间
▽
以东方美学,造风雅之居
会客区
大方简约的适老沙发,搭配造型别致的茶几,把这个空间变得高雅沉稳。这里既是院内老人消磨时间的地方,也是兼具会客功能的工作场所。
隐形适老设计提升整体的质感,方便起坐的沙发座高,提供支撑的扶手,还有经过精心雕琢的圆润线条,每一次倚靠,自在舒展身心。
阅读区
三面落地窗带来了通透的采光,室外的四季风景变换都收在眼底。
角落开放式的书架,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摆上设计感十足的藤编椅,使得空间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日常的惬意与实用。
包厢
10
将不同大小的包厢安置在更为私密与安静的位置。远山、流水、墨竹,空间以自然为题,衍生出宁静清幽之意。阳光透过格子窗,自由穿梭室内,置身其中,思绪也随之安静下来。
包间内的布置简约而不失雅致。每一件家具、每一件装饰品都经过精心挑选,为办公与洽谈提供更为宁静专注的体验。
儿童区
儿童区的设计既注重安全与趣味的结合,也要满足儿童陪护人休憩的需求。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打造出易于互动的功能空间,为全龄人群提供不同的游憩体验。
不管是墙面上的作品展示区,还是造型别致的彩云灯、线条柔和的桌椅板凳,又或者是清浅温柔的色彩组合,它们就像发光的玩具,让这个空间趣味十足。
多功能厅
通过下沉式设计,打造出可灵活变化的多功能空间,满足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活动需求。
阶梯上交错摆放黄绿蓝三色的扶手椅,于极简设计与色彩对撞间,营造出充满创造力和治愈力的活动空间。
机构2-5F的布局分为起居生活区、活动区、护理站几大部分。
外部空间打造引用“赛马场”概念,提升老人行走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引导老人安全返回原地。内里的家具陈设、软装设计都与楼层的主题色相呼应,以“色彩心理效应”结合感官元素,提升老人与空间的情感感知程度。
2-5F起居生活区
▽
居所为笔,绘生活画卷
起居生活区分布五层,不同照护等级的老人按需居住。2-3F为自理用房;4F为轻型介助老人入住楼层,主要以双人标准间为主;5F为失智层,提供认知症老人入住。
自理双人套间
客厅是简洁质朴的沙发+茶几+电视柜的组合,配合满室自然充沛的阳光,坐在这里被家的舒适感包围,不管是看电视、冥想还是会客,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在卧室这个私密场所,家具、灯饰、摆件,还有一旁的绿植,搭配一起感到轻松,才能睡得更好。
护理套间
(双人间)
(三人间)
(四人间)
护理套间分为双人间、三人间以及四人间,陈设以安全、辅助为主。相比传统的医用护理床,居家护理床有不输专业的护理功能,外观设计温馨柔和,与空间里其他家具交织,让人倍感自然、舒缓。
床边搭配床头柜来收纳杂物,墙面简单几幅装饰画,随意又轻松。
书桌和餐桌的功能相结合,既是独处时的工作台,也是用餐的休闲桌。一张张植物标本,页间夹带着岁月的气息,和空间里其他物品一样,承载着关于记忆、关于陪伴的种种情感。
卫生间
隐形守护藏在空间的每一处,卫生间自然也不例外。巧妙划分空间,依次布局马桶、洗手台、淋浴,细节处尽是人性化设计,保持简洁利落的同时也让老人的洗漱日常更方便。
起居活动区
▽
餐食作序,享四季温度
每层楼设置护理站、活动区、起居餐厅,分布在楼层两端的中间,在老人遇到生活困难时,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响应,快速到达现场。
公共起居厅
以护理站为中心布局起居餐厅,方便老人的看护与管理。预留充足的过道空间,以便轮椅可以360°通过。
阳光和食物拥有治愈人心的能量。方寸角落里的这个区域,与亲人,与朋友围坐,谈笑风生分享遇到的趣事,共享一日三餐,慢尝四季风味。
本案不仅在建筑形式上契合属地特色,还通过空间布局和家具运用,连接生活环境与居者感知,巧妙地平衡了居者对养老空间的需求。